所谓的三十二相是为何相?
、所谓的三十二相,指的是转轮圣王及佛的应化身所具备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
、三十二相(梵语dvatrimsan—mana—purusa—laksanani)。指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等等,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第一足安平相:足底丰满,也即所谓的扁平足。脚非常平稳。诸佛的脚是安稳的。第二 千辐轮相:足底犹似掌纹显出千辐轮。诸佛有一个轮子,踩上去,相状清晰的。第三 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优雅。手指看起来非常匀称,细长。第四 手足柔软相:手足皮肤细嫩、柔软,所谓的贵人手相。
、相由心生:指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对事物的领会、解释、观感,由他的内心决定。此处“相”指的是物相,世间万物的表现形式。
、所谓心相,心之相,既相由心生。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修行达到尽头境界,即会表现为三十二相。而福德、业力(祸),都是心时之情形的感应,因此高境界亦常有大福德。大福德者,如“转轮圣王”亦同样显现为三十二相。
药师琉璃光如来供养技巧
师如来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全球,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由此可见药师如来愿以自身光明引领众生,使他们得到同样的聪明与光明。
戒清净:守持五戒八戒等戒律,保持清净的身心。 念诵经咒:诵经念咒,如《药师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等。 点灯供养:在寺庙或家中点燃香灯,供养给药王菩萨。 建立供台:在家中设立药王菩萨的供台,放置香烛、水果、鲜花等供品。
没有单独佛堂,可以供在客厅,摆设位置规则同上。如果单独供药师如来,则应供在佛台正中位置。如果供有释迦牟尼佛,则应将释迦牟尼佛供在中间,因其为本师,表不忘根本;药师如来位置稍偏或稍后即可。一般寺院大殿,如有供药师如来和阿弥陀佛,也都是供於两边,以释迦如来为正位。
编认为‘药师经’里面提到:若有净信的男女信徒想要供养老师药师琉璃光如来,应当先塑造或绘制佛像,布置干净的座位,并安置佛像。接着散放花朵,燃烧香料,用各种旗帜装饰好地方。在七日七夜之内,守持八分斋戒,食用清净食物,沐浴香洁,穿上干净的衣服。
天早晨起床洗漱完毕后就供上一杯饮用水,接着烧上一柱清香。有条件的时候供上一些水果鲜花。礼佛拜佛关键是要诚心,礼仪和规矩反而显得不怎么重要。把佛像放在自已认为最庄严圣洁的地方是表达诚心的一种方式。接下来是拜佛的次数,坚持每天供水、供香是为了日积月累地勤积功德。
知道怎样供奉药师佛吗?药师佛又称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是横三世佛其中一个,是东方琉璃全球的教主,他的佛像是左手持无价珠(药器),右手结三界印,身着袈裟,面向慈善,仪态庄严,身呈蓝色,是用来求健壮,除病痛,延年益寿的佛。
佛教三十二相是什么
、佛的三十二相,又称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福相,是佛教中描述佛陀(释迦牟尼)在因位时,经过累劫修行所成就的庄严德相,这些德相是佛陀感得一切人天恭敬供养的缘故。下面内容是佛的三十二相的具体内容:足安平相:足底平整柔软,没有凹凸不平等相。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纹路,象征尊贵与圆满。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柔软,指节均匀。
、所谓的三十二相,指的是转轮圣王及佛的应化身所具备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
、三十二相者。其义有二。一者在凡夫中。名为三十二种恶相。二者在贤圣中。名为三十二种善相。何以故?三十二种恶相者。为凡夫身中具有八苦!凡夫身中具有八难!凡夫身中具有八疑!凡夫身中具有八邪!四八三十二名为三十二种恶相!释迦牟尼佛言。我于因地未逢大师已前时。亦复如是。自从逢大师已后。
、三十二相(梵文:Dvātrimanmahāpurua lakanāni),佛陀所具有的庄严德相,由长劫修习善行而感得,其他修行人可具有某些庄严特征,但只有佛陀及真正意义上的转轮圣王(即金轮王、银轮王、铁轮王和铜轮王这四轮王)才能具足三十二种胜相。
、佛的三十二相是古代佛教中描述佛陀外貌的特征,每一种相都象征着佛陀的一种德行或功德。足下平满相是指佛的足底平直柔软,这代表佛在过去无数世中布施持戒,修道时心不动摇。
、佛说三十二相是指佛陀所具有的庄严德相,由长劫修习善行而感得。其他修行人可具有某些庄严特征,但只有佛陀及真正意义上的转轮圣王(即金轮王、银轮王、铁轮王和铜轮王这四轮王)才能具足三十二种胜相。1,顶上肉髻相 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是自受持亦教人受持十善法而感得的殊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