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新生报到被当成学生家长引热议

意外走红的”超龄新生”

初秋的校园总是充满朝气,但谁能想到,在眉山一中”飞天班”新生报到现场,一位36岁的”新生”竟被志愿者误认成了学生家长!这位名叫张伟(化名)的独特新生,手持录取通知书站在报到点前时,职业人员下觉悟地问道:”无论兄弟们是陪孩子来报到的家长吗?”这个尴尬又温馨的误会,瞬间成为校园里最有趣的插曲。

为梦想重返校园的勇气

“其实被认错很正常,毕竟我这个年纪确实不像高中生。”张伟笑着解释。原来,他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部队担任地勤职业,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对蓝天充满向往。退伍后,他通过自学考取了高中文凭,又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以优异成绩被”飞天班”录取,成为班里最年长的学生。

“36岁还来读高中?”面对这样的疑问,张伟的回答很坚定:”梦想从不会由于年龄而褪色。”他坦言,报名时也曾犹豫,但想到首批”飞天班”学员取得的优异成绩,特别是看到71.4%的招飞定选合格率,更加坚定了他的选择。

校园里的”独特待遇”

报到当天,张伟确实享受了不少”独特待遇”。志愿者不仅主动帮他提行李,还贴心地询问”孩子”的情况;班主任李运祥老师得知实情后,专门为他量身定制了培养方案。”考虑到他的年龄和军旅经历,我们会适当调整体能训练强度,同时发挥他的经验优势,让他成为班级的’老大哥’。”李老师这样说道。

有趣的是,在”飞天签名墙”前,张伟写下”年龄不是障碍,追梦永远年轻”的寄语,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不少学生家长得知后,都表示要以他为榜样,鼓励孩子勇气追梦。

打破年龄界限的教育启示

这个温暖的故事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索?在传统觉悟里,36岁应该是什么样子?是事业有成,还是家庭美满?张伟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教育的意义也从不该被年龄定义。

正如眉山一中党委书记熊玉平所说:”‘飞天班’的创办初衷就是为有飞行梦想的学子提供平台,我们看重的是潜力与热诚,而不是年龄。”或许,这正是现代教育最动人的地方——它给予每个人重新出发的机会。

当36岁的张伟和15、6岁的同学们一起穿着”飞天班”制服合影时,画面出奇地和谐。这让我们看到:在追梦的路上,年龄真的只是个数字。正如张伟所说:”比起被当成家长,我更期待三年后被当成一名合格的飞行学员!”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