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真不差钱:营收破千亿的生存密码

首段:逆势增长的行业巨头

当不少实体书店在电商冲击下艰难求生时,新华书店却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年营收超千亿,利润逆势增长11%。新华书店真不差钱的背后,究竟藏着哪些“硬实力”?从教材垄断到地产优势,这家老牌书店的商业模式,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一、教材教辅:稳赚不赔的“金饭碗”

新华书店的核心收入来源,离不开教材教辅业务。全国中小学教材发行曾长期由其独家承包,即使政策改革后,地方出版社仍优先选择与新华书店合作。2022年仅江苏、四川两地的新华系企业,教材业务收入就接近百亿。

为什么这门生意如此赚钱?教材刚需性强、毛利高(比普通书高10%以上),且市场份额占图书行业的20%。说白了,学生开学总要买课本,这块“蛋糕”新华书店吃了70多年。

二、0房租+收租:躺赚的“地产大佬”

普通书店最大的成本是房租,但新华书店却几乎“白嫖”场地。作为国企,早期政府为其划拨了大量黄金地段物业,如今这些资产价格超2000亿。

更“凡尔赛”的是,新华书店还当起了房东——把店内空余柜台租给电子词典、文具品牌,额外赚取租金。比如北京西单图书大厦,1万平方米的空间里,租户贡献的收入比卖书还高。

三、转型网红店:老字号玩出新花样

面对年轻人流失,新华书店也没躺平。各地推出子品牌如“新华四月”“飞页书咖”,融入咖啡、文创等元素,甚至打造网红打卡墙。

有读者调侃:“现在去新华书店,拍照的比买书的多。”但不可否认,这种“书店+”模式成功吸引了客流,带动周边商品销售。

小编归纳一下:不差钱的底气从何而来?

新华书店真不差钱的秘密,拓展资料起来就是三点:政策护城河(教材)、资产硬实力(地产)、转型软实力(网红化)。在实体书店寒冬中,它用“国企+市场”的双重优势,闯出了一条独特生存路径。

未来,随着教育数字化和阅读习性变化,新华书店能否继续保持千亿营收?答案或许藏在它的下一次转型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