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噩梦黏虫防治全攻略,特点、规律及多方法应对
各位农民朋友,黏虫危害不容忽视!这篇文章小编将详细解析黏虫特点及防治技巧,助无论兄弟们科学应对。综合防治,抓住关键环节,生物、化学、物理技巧并用,家中防虫亦需注意细节,保持环境整洁,共同守护丰收!
黏虫,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农业害虫,对玉米等农作物构成严重威胁,这篇文章小编将详细介绍黏虫的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技巧,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难题。
黏虫的特点
黏虫,学名Chilo suppressalis,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其幼虫期共有6个龄期,具有下面内容特点:
1、食性广泛:黏虫的食性非常广泛,主要危害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等农作物,甚至果树也会受到其侵害。
2、繁殖迅速:黏虫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可发生多代,成虫产卵量大,孵化率高。
3、抗药性强:黏虫对农药的抗药性逐渐增强,给防治职业带来很大困难。
黏虫的危害症状
黏虫的幼虫主要啃食叶片,危害症状如下:
1、叶片孔洞:1~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
2、叶片缺口:3龄以上幼虫啃食叶片,会把叶片咬成很多缺口。
3、暴食阶段:5~6龄期进入暴食阶段,会吃光大部分叶片,只剩叶脉。
4、严重减产: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黏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巧
防治规则
1、综合防治:黏虫的防治应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技巧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2、抓住关键环节:在防治经过中,要抓住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采卵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三个关键环节。
防治技巧
1、生物防治:利用苏云金杆菌、黏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较好。
2、化学防治:在防治经过中,喷洒化学农药是最常用的技巧,喷洒物质时,不仅要喷在玉米上,还要喷在杂草和稻草上,以杀灭虫卵。
3、物理防治:
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生物习性,采用诱饵和杀虫剂进行生物诱杀。
物理诱杀:在麦田插谷草把或稻草把,每亩60至100个,每5天更换新草把,把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
屋里有黏虫怎样除治
1、生物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生物习性,采用诱饵和杀虫剂进行生物诱杀。
2、使用驱虫剂:将生姜粉撒在黏虫出没的地方,或用铜丝缠绕植物根部,驱赶黏虫。
3、使用杀虫剂: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或驱虫剂对害虫进行防治,但要注意选择对人体无害的产品,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4、自制天然驱虫剂:使用白醋、辣椒粉、香叶、茶叶等食材制作天然驱虫剂。
家中怎样防小虫
1、勤整理:每周一次大扫除,保持家里干净整洁。
2、保持环境干燥、干净:及时清理腐烂变坏的食物,保持干燥卫生的环境。
3、使用杀虫剂:在虫子多的时候直接对着虫子或虫卵喷杀虫剂。
4、使用樟脑丸、花椒等:樟脑丸、花椒等天然物质具有驱虫影响。
5、及时清理垃圾:每天及时清理垃圾,特别是夏天,防止小虫子滋生。
黏虫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农业害虫,农民朋友们应采取多种技巧进行综合防治,家中防虫也需要注意细节,保持环境整洁、干燥,才能有效防止小虫子的侵扰。